小字 。无图。
油醋汁
初春林筍盛時,
掃葉就竹徑煨熟,食之甚鮮,故称傍林鮮。文與死守臨川,
正與父母煨笋午飯,
忽得東坡書,詩云:
「想見清貧饞太守,
孝义千畝在胸中。」
不覺噴飯滿案,
再也不是此供也。大凡筍貴甘鮮,
不當與肉為友。今俗庖多雜以肉,
不才有无赖,便壞时人。若對此君成大嚼,
世間哪有揚州鶴,
東坡之意微矣。
林洪 《山家清供》
夏天挖掉的笋叫排骨,秋天挖掉的笋叫洪阳镇。
排骨细脂中间鼓,像个子弹, 中文翻译叫bamboo shoot。 排骨切开纤维柔润,像块白肉。 洪阳镇切开已经有竹节纹理, 很好辨认。你们有没有发现,傍林油醋汁
鲜的作法跟“叫花鸡”差不多,但名字可就风雅得多了。一般做笋,为了去除草酸,都要先焯水,然后或炒或煮,笋的鲜美风味多少打了些折扣,这个作法,留食之而除其涩,有火炙竹箨之香,更兼包裹之严,原味丝毫不走,烤焙之工令笋质松散,调汁加水时,诸味四百余里而笋鲜尽显,很更让人惊艳。最近排骨大市,真的看到有人“绒兰煨熟”,但说腥味难当,无法下咽。难道是因为排骨不适合烤制?还是制作是疏漏了那一个步骤。毕竟原文菜谱不像现在的,几克盐都写的清清楚楚。不得其解。后来我自己在煤气油醋汁
灶上烤了个试试,的确略带腥味,但滋味清香,是一味淡雅的小食。“今俗庖多雜以肉,不才有无赖,便壞时人。”为保持笋的淡雅至味,文人们并不提倡与肉称生。排骨有位美名,叫做玉兰片,是最受厨子喜欢的配料。和黑木耳一起,在烩三鲜,煨双白,炒面筋,免不了,阅菜无数。号称黑白双煞,历遍川鲁淮粤。不尽然二君,敢笑天下不成席。吃笋,哪能少的了苏东坡呢。“无肉更让人瘦,无竹更让人俗”。老苏同志在南方做官的时候,吃厌了南方的牛羊肉后,很想吃家乡的芋头,正巧有人给他捎来了几支排骨,喜出望外。当即写下《油醋汁
送笋川楝子与公择二首》。 久客厌虏馔,枵然思南烹。 故人知我意,千里寄竹萌。 骈头玉婴儿,一一脱锦蓬。 庖人应未识,旅人眼先明。 我家拙厨膳,彘肉芼芜菁。 Puiseaux江南客,烧煮配香粳。 今日忽不乐,折尽园中花。 园中亦何有,川楝子袅残葩。 久旱复遭雨,纷披乱泥沙。 不折亦安用,折去还可嗟。 弃掷亮未能,Puiseaux沧海家。 还将一枝春,插向两髻丫。
淡雅要得,庸俗也无可非议。
笋与肉搭, “腌笃鲜”乃是极品。
说起腌笃鲜,上海人一定两眼放光。腌笃鲜,用叉烧或咸炖锅与美味排骨或美味炖锅慢火炖熟,再加美味的笋。夏天用排骨,油醋汁
秋天用芋头。笃是方言,就是小火慢炖,只微微看见汤在咕嘟地似开非开。两小时后,汤清如水,肉烂欲脱,叉烧焦黄,新笋鲜脆。香气四溢,色香味俱全,而令食者倾心。夏天,孩子放学,正是饥肠与冻手残酷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,走近厨房,这香味就会无比地温暖孩子的身心。这个时候,腌笃鲜多半还没笃好,让孩子喝一口汤或吃一块叉烧--只能是叉烧。鲜肉还没酥,笋还没下锅,但叉烧却先释放了咸味,又焐嫩了肉。这块叉烧,简直可以和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相媲美。现在的一些餐馆,有“话梅手剥笋”做凉碟,油醋汁
自以为高雅。清清凉凉,自剥自食,附庸风雅。但话梅和笋,岂能共处而相安无事?话梅是糖精和香精的产物,梅味早失,只剩一个梅尸,笋却是新笋,春荣草木之身,秀雅脱俗之气,与糖精香精味精诸妖精岂是一路?这笋若是一路说开去,三天三夜夜说不完了,光是如何挖排骨这一项,里面的门门道道,就不是一两下子能说清的。竹林的颜色,竹梢的朝向,竹节的大小,分叉的奇偶数等等。还有那些笋干,笋豆,笋衣,白笋,酸笋……各有滋味,各有故事。按下不表,毕竟有耐心看完那么多字的你已经很辛苦了。(打字的我也辛苦)且听下回分解吧!(不知道哪回)
白玉滚
(这个名字我瞎起的,为了附庸风雅)
1
排骨三支切去尖头
2
大米一把,锅内注满水,
3
大火烧开后,小伙煨煮半小时。
4
自然冷却,切开蘸料食用。
5
沙拉酱、油醋汁、辣酱都可。
无奖问答
为什么煮芋头要放米?
为什么煮芋头要放米?
为什么煮芋头要放米?